行業動態
工程機械:借“一帶一路”布海外戰局
“一帶一路”是個(ge) 機遇,自該政策提出以後,各行業(ye) 紛紛搶占先機,加速海外布局。而對於(yu) 萎靡已久的工程機械行業(ye) 來講,這更如一支強針劑,給行業(ye) 帶來發展的希望。而工程機械行業(ye) 能否借此打破當前國內(nei) 的僵局?企業(ye) 該如何搭乘政策的東(dong) 風?企業(ye) 出海之路將有哪些困難?
內(nei) 有憂慮外有良機
2008年年底,國家拋出4萬(wan) 億(yi) 投資計劃,其中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占比達45%,受此刺激,大量工程項目上馬,工程機械市場出現了井噴式的增長。然而,伴隨著各地工程建設的降溫,工程機械類企業(ye) 由於(yu) 盲目擴張帶來的產(chan) 能過剩問題逐漸顯現,國內(nei) 工程機械行業(ye) 開始陷入低穀。
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ye) 協會(hui) 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行業(ye) 實現營業(ye) 收入5175億(yi) 元,比2013年下降了8.62%。今年1-5月,工程機械行業(ye) 產(chan) 品產(chan) 量累計同比增速均為(wei) 負增長,其中,裝載機和挖掘、鏟土運輸機械產(chan) 品產(chan) 量下降幅度較大,分別為(wei) 負32.57%、負29.06%。
在這樣的背景下,加速海外市場布局成為(wei) 中國工程機械企業(ye) 發展的必然選擇。“一帶一路”規劃猶如一支強針劑給工程機械行業(ye) 帶來希望。
據悉,“一帶一路”將促進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機械作為(wei) 必需品,是公路、鐵路、機場等基礎建設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機械。有專(zhuan) 家預測,“一帶一路”沿線重點項目會(hui) 達到幾千個(ge) ,其中基礎設施的項目,最起碼300—400個(ge)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一帶一路”給國內(nei) 工程機械企業(ye) 帶來很大的機遇,這對解決(jue) 我國工程機械行業(ye) 產(chan) 能過剩、開拓資源無疑是利好,將整體(ti) 帶動機械行業(ye) 的出口需求。挖掘機、推土機等機械產(chan) 品,可能將成為(wei) 基礎建設的直接受益者。
有機構預測,今年,“一帶一路”核心國家的累計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額或能達到5580億(yi) 美元,未來10年僅(jin) 亞(ya) 太地區基礎設施投資需求便達到8萬(wan) 億(yi) 美元。這給工程機械企業(ye) 海外出口帶來的巨大市場空間可見一斑。
行業(ye) 巨頭紛紛搶灘海外
事實上,早在“一帶一路”戰略規劃之前,我國各工程機械企業(ye)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早已在世界地圖上畫下了各自的版圖。
當前,中聯重科的產(chan) 品已遠銷“一帶一路”沿線的25個(ge) 國家,並在東(dong) 亞(ya) 、東(dong) 南亞(ya) 、南亞(ya) 、歐洲等多個(ge) 地區建立子公司或投資建廠。行業(ye) 的另一巨頭——三一集團已在海外完成美國、德國、印度和巴西四個(ge) 製造型大區和亞(ya) 太、拉美、南非、北非、中東(dong) 、俄羅斯六個(ge) 銷售型大區的全方位布局,且海外九區已全部實現盈利。
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我國的工程機械企業(ye) ,甚至包括在中國發展的國外工程機械企業(ye) 也正搭乘“一帶一路”的順風車。
記者從(cong) 中聯重科獲悉, 6月,該公司再度開啟海外並購,在“一帶一路”重要沿線國家意大利,收購LADURNER公司,高起點跨入全球環境產(chan) 業(ye) 。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說:“中聯重科已經沿著‘一帶一路’走出了一條路子,從(cong) 東(dong) 南亞(ya) ,到中亞(ya) 、東(dong) 歐、乃至於(yu) 西歐都有布局。同時,中聯重科已經在英國、荷蘭(lan) 、德國、意大利建立了自己的公司,未來將走向俄羅斯、東(dong) 南亞(ya) 。”
三一重工早在2013年習(xi) 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時,就及時成立了中亞(ya) 大區營銷公司,負責哈薩克斯坦、烏(wu) 茲(zi) 別克斯坦等地區的市場營銷工作。去年11月,三一重工與(yu) 正大集團簽訂了印度尼西亞(ya) 市場合作協議。
打鐵還需自身硬
業(ye) 內(nei) 普遍認為(wei) ,雖然工程機械現在是一個(ge) 低穀期,但從(cong) 長遠看還是有一定的發展空間的。工程機械企業(ye) 不管是麵對國內(nei) 惡劣的生存環境還是“一帶一路”的機遇,得從(cong) 自身角度出發,不斷轉型升級。
詹純新曾在股東(dong) 大會(hui) 上表示,第一,“整理”好技術、產(chan) 品,使產(chan) 品真正能夠智能化,通過“互聯網+”和新材料的應用,把產(chan) 品從(cong) 技術、成本、質量、服務上做到四個(ge) 極致,這是任何裝備製造業(ye) 的根本,產(chan) 品好,總會(hui) 有競爭(zheng) 力。第二,“整理”好商業(ye) 模式,商業(ye) 模式過去就是代理商模式和直銷模式,擁有大量的銷售隊伍。在目前互聯網時代,隻要跟客戶、產(chan) 品在一個(ge) 物聯網裏麵建立聯係,便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也能提升競爭(zheng) 力。第三,“整理”和扭轉一個(ge) 觀念,一定要在成熟的工人技術隊伍上做紮實,這便是工匠精神,工人要出“匠”,產(chan) 品才能做好。第四,“整理”管理模式,包括隊伍、成本和效益方麵的管理。
此外,業(ye) 內(nei) 人士還表示,“一帶一路”政策帶來機遇的同時,還存在一定的政治風險和經濟風險。中聯重科方麵表示,由於(yu) “一帶一路”涉及國家為(wei) 亞(ya) 歐大陸腹地,部分國家政治經濟模式尚未定型,矛盾衝(chong) 突不時發生。此外,這些基礎設施投資額度大,投資與(yu) 收益方麵也需謹慎考慮。
來源:中華建築報
聲明:以上內(nei) 容來源於(yu) 網絡,如有侵權請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