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地方“十三五”規劃衝刺 多地弱化經濟增長目標
目前,地方正緊鑼密鼓地研究製定“十三五”規劃。
近日,記者梳理地方“十三五”規劃專(zhuan) 題會(hui) 議發現,對接國家重點區域戰略成為(wei) 大多數地方製定“十三五”規劃考慮的重點。但對於(yu) 具體(ti) 的經濟增速目標,地方大多“避而不談”,多表述為(wei) “提高經濟發展質量與(yu) 效益”。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yu) 戰略研究院院長劉元春告訴記者,新常態之下,地方在製定“十三五”規劃時,也在弱化經濟增長目標等約束性的指標,轉而結合自身發展進行調結構、轉方式,這也是近年趨勢。在目前的關(guan) 鍵時期,地方在製定“十三五”規劃時,會(hui) 更多聚焦如何完成“202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目標。
積極對接國家戰略
在目前的這個(ge) 時間節點,地方要兼顧“十二五”目標的完成與(yu) “十三五”規劃的製定,地方紛紛表示要“加緊工作”。
例如,遼寧省長陳求發在7月6日召開的遼寧“十三五”規劃專(zhuan) 題報告會(hui) 上強調,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距離年底已不到半年時間。各地區、各部門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wei) 中心,腳踏實地,加緊工作,確保全麵完成今年各項目標任務,努力推動“十二五”規劃的全麵實施與(yu) 評估,為(wei) “十三五”規劃的編製和實施夯實基礎。記者梳理發現,地方“十三五”規劃專(zhuan) 題報告會(hui) 陸續召開,大都力求對接國家戰略。其中,河北省就明確,緊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
6月29日,河北省省長張慶偉(wei) 召開專(zhuan) 題會(hui) 議時表示,要堅持把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貫穿規劃始終,認真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圍繞河北省功能定位,確定“十三五”發展重點,在協同發展中實現河北的跨越發展。
遼寧省則深入研究如何搶抓新一輪的東(dong) 北振興(xing) 、“一帶一路”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機遇,準確提出“十三五”時期的奮鬥目標。
國家統計局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對記者表示,國家設定的區域戰略,實際上是一個(ge) 共贏的戰略,能夠使區域資源在無行政邊界的環境下進行充分融合,使資源使用效率更高。地方在製定規劃時積極參與(yu) 國家重大戰略,有利於(yu) 地方發展。
經濟增速目標在弱化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yu) 經濟發展目標,多地方僅(jin) 表示要“提高經濟發展質量與(yu) 效益”。
潘建成認為(wei) ,經濟進入新常態,地方更多關(guan) 注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以及結構調整的成效。對於(yu) 經濟增長的數量,地方上逐漸也認識到這是一個(ge) 換擋的過程。
劉元春表示,以目前來看,地方對具體(ti) 的經濟指標也在深入研究當中,未到公布時候。地方版的“十三五”規劃還要根據中央的“十三五”規劃進行調整。
對於(yu) 地方“十三五”經濟目標的設立,潘建成表示,過去地方政府部門在推動經濟增長戰略上,相對比較好把握的是靠投資拉動。
在目標設定上,潘建成建議,要考慮很多因素,包括經濟增長換擋的因素以及本身基數較高的影響。此外,還要考慮推動經濟增長的驅動力的變化。並且,國際環境對經濟的影響也要納入考慮。“當然也要看到未來推動增長的新動力。”潘建成表示,例如在結構調整上,如中部地區的產(chan) 業(ye) 向東(dong) 西部轉移、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以及新技術創新對於(yu) 增長動力的提升等。
地方在考慮整體(ti) 經濟形勢影響的同時,設立“十三五”經濟目標時也要更多從(cong) 自身著手。潘建成表示,未來5年地方要充分認識到經濟增長的動力有怎樣的變化。比如,地方產(chan) 業(ye) 產(chan) 能過剩的狀況如何,城鎮化發展的空間,創新驅動的能力與(yu) 水平等。綜合考慮之下,才能製定好戰略。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聲明:以上內(nei) 容來源於(yu) 網絡,如有侵權請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