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當前位置:深圳土木學會 > 信息中心 > 行業動態
孩子可以怎樣認識城市?先從建築開始吧
剛剛過去的周六晚上,一場主題為“建築烏托邦”的“小小建築師”免費公開課(ARCHI-TED)在深圳書城中心城舉行,知名建築師馮果川擔任公益講師,為現場數百名小朋友和家長梳理、描述了中外曆代建築大師們想象的烏托邦城市。這其中既有歐洲電訊派設想的像膠囊一樣、可以打包跟集裝箱一樣移動的“城市包”,又有賴特想象的沒有討厭的高樓、沒有空氣汙染、所有人的交通都靠飛行器來聯絡的遠距離城市……
你理想中的深圳是什麽樣子?道路暢通無阻,樓價不再觸不可及,夏天海濱浴場能出現在城市四周?如果你是一名建築師,你有沒有一個完美城市的建造方案?剛剛過去的周六晚上,一場主題為“建築烏托邦”的“小小建築師”免費公開課(ARCHI-TED)在深圳書城中心城舉行,知名建築師馮果川擔任公益講師,為現場數百名小朋友和家長梳理、描述了中外曆代建築大師們想象的烏托邦城市。這其中既有歐洲電訊派設想的像膠囊一樣、可以打包跟集裝箱一樣移動的“城市包”,又有賴特想象的沒有討厭的高樓、沒有空氣汙染、所有人的交通都靠飛行器來聯絡的遠距離城市……據悉,這次公開課也是“小小建築師公開課”2015年的第一期,此後的每一個月,“小小建築師公開課”都會在深圳中心書城免費舉辦一次,致力於為深圳小朋友提供建築學的公共教育。
小小建築師免費公開課,讓孩子認識城市從建築開始
南都記者了解到,2015年“小小建築師公開課”改由去年新成立的社會企業子橋文化主辦,該機構發起人黃靜傑本身亦為有十幾年工作經驗的優秀建築師,現已放棄建築師的本職工作,全心投入公共教育中。她對南都記者表示:“之所以選擇建築學做切口,是覺得建築實在是一門包容性很強、需要綜合諸多學科知識和能力的學科。我們是想以建築為開端、以小朋友為普及對象,讓孩子成為‘引導者’,帶動公眾參與社區環境營造,實踐在地文化傳承,在城市中活出喜悅。”
當天的2015年第一期“小小建築師公開課”也部分實現了這種願景。除了當晚的主講導師馮果川外,記者在現場還看到有十來名知名建築師“友情站台”,在現場做知識普及,他們有的甚至剛剛從投標現場抽空趕過來。而第一期課程的主題“建築烏托邦”顯然也引起了小朋友們的極大興趣,一名名為彭彭的小朋友看起來就對歐洲電訊派的烏托邦城市非常“擔憂”,“這種膠囊形、像飛艇一樣的城市包,有那麽結實嗎?不怕被拆破嗎”?而現場建築師隻能據實表示:“大多數時候建築師隻負責給出一個想法,至於為技術負責的任務恐怕還得找其他人來幫忙。”其他幾位提問小朋友則對房子太高夠不夠氧氣住人、磁懸體和新陳代謝建築要怎麽實現表示了極大的關心。當晚,家長的提問熱情也被小朋友帶動得非常高漲。
據悉,“小小建築師公開課”將在今年成為一個常態的公共教育項目,每月都會在深圳中心書城舉辦一次,小孩和家長均可免費參與。而據了解,公開課12期的內容也並非由主講導師隨意發揮,所有課程內容事先已經經過係統編排,12期聽下來,相信小朋友們會對建築、城市、公共生活都有不錯的了解。
親自動手的工作坊,孩子們可以通過建築培養在地關懷
據黃靜傑透露,今年與小小建築師公開課同期開展的建築學公共教育活動還將包括“小小建築師工作坊”以及“築行天下”等項目。小小建築師工作坊目前已有比較完善的係統課程,通過讓孩子們親自參與到建築的設計、建造過程中去更加深入地了解建築,同時發展創造力、動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文化素養。“在我們之前進行的工作坊當中,家長認為孩子完不成的任務最終卻被孩子做出來了。比如我們讓小朋友用40分鍾的時間設計一棟理想建築,然後用硬紙、竹子等材料搭出來,沒想到有的完成得非常不錯。”
而在“築行天下”這一塊,由於社會企業不以盈利為目的,隻覆蓋成本的低價收費讓目前已發起的幾次活動輻射到了來自社會多個層次的家庭。去年年底,“邂逅增城”、“發現深圳”等近距離的“築行天下”活動帶領孩子們去到深圳近郊,體會客家圍屋、宗室祠堂的建築和人文魅力,而“行走台灣”等稍遠距離的“築行天下”活動則由建築師帶領小朋友去到台灣,通過建築感受台灣的建築文化以及台灣人的在地關懷。“今後我們還將開展戲劇、音樂以及自然公共教育,我們期望能通過這些項目,讓整個社會都和小朋友一起成長。”
你理想中的深圳是什麽樣子?道路暢通無阻,樓價不再觸不可及,夏天海濱浴場能出現在城市四周?如果你是一名建築師,你有沒有一個完美城市的建造方案?剛剛過去的周六晚上,一場主題為“建築烏托邦”的“小小建築師”免費公開課(ARCHI-TED)在深圳書城中心城舉行,知名建築師馮果川擔任公益講師,為現場數百名小朋友和家長梳理、描述了中外曆代建築大師們想象的烏托邦城市。這其中既有歐洲電訊派設想的像膠囊一樣、可以打包跟集裝箱一樣移動的“城市包”,又有賴特想象的沒有討厭的高樓、沒有空氣汙染、所有人的交通都靠飛行器來聯絡的遠距離城市……據悉,這次公開課也是“小小建築師公開課”2015年的第一期,此後的每一個月,“小小建築師公開課”都會在深圳中心書城免費舉辦一次,致力於為深圳小朋友提供建築學的公共教育。
小小建築師免費公開課,讓孩子認識城市從建築開始
南都記者了解到,2015年“小小建築師公開課”改由去年新成立的社會企業子橋文化主辦,該機構發起人黃靜傑本身亦為有十幾年工作經驗的優秀建築師,現已放棄建築師的本職工作,全心投入公共教育中。她對南都記者表示:“之所以選擇建築學做切口,是覺得建築實在是一門包容性很強、需要綜合諸多學科知識和能力的學科。我們是想以建築為開端、以小朋友為普及對象,讓孩子成為‘引導者’,帶動公眾參與社區環境營造,實踐在地文化傳承,在城市中活出喜悅。”
當天的2015年第一期“小小建築師公開課”也部分實現了這種願景。除了當晚的主講導師馮果川外,記者在現場還看到有十來名知名建築師“友情站台”,在現場做知識普及,他們有的甚至剛剛從投標現場抽空趕過來。而第一期課程的主題“建築烏托邦”顯然也引起了小朋友們的極大興趣,一名名為彭彭的小朋友看起來就對歐洲電訊派的烏托邦城市非常“擔憂”,“這種膠囊形、像飛艇一樣的城市包,有那麽結實嗎?不怕被拆破嗎”?而現場建築師隻能據實表示:“大多數時候建築師隻負責給出一個想法,至於為技術負責的任務恐怕還得找其他人來幫忙。”其他幾位提問小朋友則對房子太高夠不夠氧氣住人、磁懸體和新陳代謝建築要怎麽實現表示了極大的關心。當晚,家長的提問熱情也被小朋友帶動得非常高漲。
據悉,“小小建築師公開課”將在今年成為一個常態的公共教育項目,每月都會在深圳中心書城舉辦一次,小孩和家長均可免費參與。而據了解,公開課12期的內容也並非由主講導師隨意發揮,所有課程內容事先已經經過係統編排,12期聽下來,相信小朋友們會對建築、城市、公共生活都有不錯的了解。
親自動手的工作坊,孩子們可以通過建築培養在地關懷
據黃靜傑透露,今年與小小建築師公開課同期開展的建築學公共教育活動還將包括“小小建築師工作坊”以及“築行天下”等項目。小小建築師工作坊目前已有比較完善的係統課程,通過讓孩子們親自參與到建築的設計、建造過程中去更加深入地了解建築,同時發展創造力、動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文化素養。“在我們之前進行的工作坊當中,家長認為孩子完不成的任務最終卻被孩子做出來了。比如我們讓小朋友用40分鍾的時間設計一棟理想建築,然後用硬紙、竹子等材料搭出來,沒想到有的完成得非常不錯。”
而在“築行天下”這一塊,由於社會企業不以盈利為目的,隻覆蓋成本的低價收費讓目前已發起的幾次活動輻射到了來自社會多個層次的家庭。去年年底,“邂逅增城”、“發現深圳”等近距離的“築行天下”活動帶領孩子們去到深圳近郊,體會客家圍屋、宗室祠堂的建築和人文魅力,而“行走台灣”等稍遠距離的“築行天下”活動則由建築師帶領小朋友去到台灣,通過建築感受台灣的建築文化以及台灣人的在地關懷。“今後我們還將開展戲劇、音樂以及自然公共教育,我們期望能通過這些項目,讓整個社會都和小朋友一起成長。”
聲明:以上內(nei) 容來源於(yu) 網絡,如有侵權請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