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台北“陶朱隱園”獲評“2016年最令人期待新地標”
法國年輕建築師文森特·卡勒博設計的高層住宅“陶朱隱園”,以其獨特的旋轉外觀、綠色環保理念,以及陶朱公範蠡利己、利鄰、利天下的公益理念,近日獲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016年全球九大最令人期待的新城市地標”之一。大樓建設方透露,有意在北京、上海建造同理念建築。
樓中種樹平衡生態
這座仍在建設中的大廈地處台北,緊鄰著名的台北101大樓,是幢住宅類大樓,其外表就像一棵參天大樹。據建設方台灣威京集團透露,建築內(nei) 外共種植4萬(wan) 餘(yu) 棵樹木,並特別設計出“一戶一樹林庭園”,在樓中種植大型喬(qiao) 木,以達到抗暖化和自我生態平衡的目標。
建設方希望,把“陶朱隱園”打造成全球高層垂直森林的指標性建築,成為(wei) “城市中的大樹”。
“陶朱隱園”的理念核心,在於(yu) 吸碳、節能、抗暖化,而每層樓4.5度的旋轉造型,不隻是建築美學,更可移開戶外陽台部分的遮蔽,讓樹木有更多生長空間;而為(wei) 成就這旋轉造型建築,在結構上必須克服力學挑戰,以創新方式確保建築的安全。此外,“陶朱隱園”同時利用各種自然能源(如地下室自然通風采光、太陽能、風力發電)、新型建築材料(如可有效阻隔熱輻射的浮力通風塔、Low-E複層玻璃)、能源回收設施(如雨水回收、電力回收、廚餘(yu) 回收成堆肥),預計除減少75%的碳排放之外,大廈估計每年還能吸取逾130噸二氧化碳。
獲多個(ge) 專(zhuan) 業(ye) 獎垂青
同濟大學建築與(yu) 城市規劃學院院長助理、國家一級注冊(ce) 建築師王楨棟博士接受采訪時介紹,早在去年,“陶朱隱園”已經獲高層建築行業(ye) 多個(ge) 大獎垂青,如入圍2015年“世界建築獎”,又榮獲“2015年世界高層建築與(yu) 都市人居學會(hui) (CTBUH)設計創新獎”提名獎。王楨棟指出,相比CNN的評獎,行業(ye) 內(nei) 的獎項更專(zhuan) 業(ye) ,尤其是世界高層建築與(yu) 都市人居學會(hui) 評出的設計創新獎,堪稱世界高層建築設計行業(ye) 的“奧林匹克”。此前,兩(liang) 岸三地的北京中央電視台新址、香港環球貿易廣場和台北101大樓曾獲此殊榮。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世界高層建築與(yu) 都市人居學會(hui) (CTBUH)設計創新獎”的獲得者是意大利的“米蘭(lan) 森林”,而“陶朱隱園”僅(jin) 獲得了提名獎。王楨棟解讀時指出,“陶朱隱園”作為(wei) 一座中國地區的在建大廈,倡導綠色、環保,並獲得大獎,可喜可賀,但單從(cong) “綠色”標準評價(jia) ,仍存在瑕疵。據台灣媒體(ti) 報道,該項目“至少是一般豪宅建案造價(jia) 的兩(liang) 倍以上”、“光是鋼構價(jia) 格就可蓋好幾棟50層樓一般建築”。王楨棟表示,“陶朱隱園”並沒有減少鋼結構的使用。
“綠色”理念值得借鑒
未來,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高層建築已是城市發展的必然選擇。滬上建築專(zhuan) 家指出,上海從(cong) 上世紀80年代僅(jin) 120多幢高層建築發展至今,高層已經超過3萬(wan) 幢,居全球之首,“陶朱隱園”的“綠色高樓”理念,應為(wei) 上海所借鑒。據預測,將來50%的高層建築將出現在亞(ya) 洲,而其中的50%將出現在中國。王楨棟認為(wei) ,多個(ge) 中國高層建築的獲獎,可視為(wei) 一個(ge) 契機,高層建築將不再是城市汙染的產(chan) 物,相反,可以成為(wei) 一座座綠色森林。(張炯強)
本文來源:新民晚報
聲明:以上內(nei) 容來源於(yu) 網絡,如有侵權請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