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擬建200米電視塔 將成珠港澳地區新地標
珠海市“鳳凰攬勝景區城市設計項目”專(zhuan) 家評審會(hui) 舉(ju) 行,設計方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代表向多位專(zhuan) 家介紹了初步方案,並進行互動交流。
根據初步方案,該項目的主體(ti) 電視觀光塔以抽象的“鳳凰”為(wei) 概念設計造型,建築總高度約200米,總麵積約1.5萬(wan) 平方米,計劃打造成珠港澳地區的絕對地標、珠澳城市軸線的重要起點。
據悉,鳳凰攬勝景區位於(yu) 鳳凰山生態公園山頂,是珠海的製高點,總設計範圍約20公頃。觀光塔是其中主體(ti) 部分,設計靈感源於(yu) 鳳凰。
按照初步設計方案,觀光塔建築總高度約200米,總麵積約1.5萬(wan) 平方米,建築體(ti) 型由下往上逐漸收分,象征珠海蓬勃向上發展的態勢;塔身麵向東(dong) 方,寓意“丹鳳朝陽”。同時,建築表皮形似抽象的鳳凰羽毛,采用金屬鏤空網與(yu) 幕牆支撐結構相結合,由下而上螺旋上升。
記者從(cong) 方案中看到,通過塔上的觀景平台,向東(dong) 可遠眺大海及港珠澳大橋,向南可觀賞主城區風貌,向西可看到大片綠地田野,向北則是連綿山峰。“觀光塔可以把‘山海城田’四種不同的景觀納入視野,未來有望成為(wei) 珠港澳地區的絕對地標、珠澳城市軸線的重要起點。”設計方表示。
從(cong) 功能設計來看,該塔可滿足電視發射、氣象預警、科普教育、綠色生活、生態旅遊等多種城市需求。具體(ti) 而言,場地整體(ti) 劃分為(wei) 六個(ge) 功能區,分別是鳳凰塔及周邊生態教育區、主峰觀景平台區、次峰觀山漫步區、東(dong) 側(ce) 觀海營地區、南端觀城體(ti) 驗區、西側(ce) 觀田迎客區。
根據設計,項目在建設中應尊重山體(ti) 現狀,盡量減少開發強度;適當增加臨(lin) 時車道和步行道, 可考慮在東(dong) 側(ce) 麵海方向設置旅遊索道。
此外,在生態教育區,可建造觀光塔並把周邊的山穀地帶改造為(wei) 花海;結合電視發射塔及引入氣象預警中心,增添科普展示功能。在提升利用區,可充分利用地形、原有的路徑和戶外開闊地,建立若幹觀景平台,增加適當的停留、休息、露營設施。
多位專(zhuan) 家均對觀光塔的造型設計“點讚”,並針對安全性、經濟性、交通組織、基礎設施、生態保護等方麵提出了意見建議。市住規建局和設計方將根據專(zhuan) 家評審意見對方案作出修改調整,形成更加完善的設計方案。
專(zhuan) 家聲音
1應重視技術可行性
“理念很好,但也要注重設計的唯一性。”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公司總建築師王明輝認為(wei) ,鳳凰與(yu) 梧桐樹的理念,本身與(yu) 珠海地理文化契合,但具體(ti) 在仿生建築設計上,無需過於(yu) 追求形式上的相似,應從(cong) 技術可行性與(yu) 功能方麵進行考慮。
2增強抗風抗腐蝕能力
廣東(dong) 省建築設計研究院黨(dang) 委書(shu) 記、高級建築師曾憲川提出,山頂建塔比地麵建塔要複雜得多,從(cong) 結構來看,要考慮台風等惡劣天氣帶來的影響,增強抗風、抗腐蝕的能力;從(cong) 施工來看,要從(cong) 設計開始就重點關(guan) 注操作可行性,不要隻求造型景觀而忽視施工難度;從(cong) 消防來看,要加強消防車道與(yu) 觀光塔之間的銜接。
3平衡好經濟效益與(yu) 社會(hui) 效益
“就目前方案來看,這個(ge) 塔比較貴、不好玩。”傅毅舟認為(wei) ,建塔需要兼顧考慮前期建設投入和後期運維投入,這就牽涉到對人流量的預估,進而影響具體(ti) 功能設計。“隻有功能豐(feng) 富了,更好玩了,才會(hui) 吸引更多的人來觀光和消費,從(cong) 長遠來看,才能達到經濟效益與(yu) 社會(hui) 效益的平衡。”
聲明:以上內(nei) 容來源於(yu) 網絡,如有侵權請聯係刪除!